(来源:荔枝新闻)
转自:荔枝新闻
近期有媒体报道称,30岁的李女士(化名)坐飞机从新西兰飞往广州,经过长达11个小时的飞行后,刚落地10分钟不到就晕倒了,经过紧急抢救送医仍不幸离世,而罪魁祸首竟是久坐引起的肺栓塞。何为久坐?久坐真能出人命吗?
来看南京市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汤涌的解答。
一、久坐真能“坐”出致命肺栓塞?
汤涌介绍,静坐超过两小时以上,就称为久坐。在飞机、高铁等狭小空间内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,会导致下肢及全身血流速度显著减慢。如果再加上饮水不足,血液会变得黏滞、浓缩。这些因素大大增加了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,医学上也把这种现象称作“经济舱综合征”。
更危险的是,生成的下肢静脉血栓,在久坐后突然起身活动时,存在脱落的可能。脱落的血栓会随静脉血液回流,一旦回流到肺动脉上,将肺动脉的血流阻塞,产生急性肺动脉栓塞。
展开剩余67%肺动脉是血液进入肺脏进行氧气交换的关键通道。一旦发生栓塞,肺循环受阻,氧气交换功能严重受损,身体会立刻陷入缺氧状态,心脏负担也会增加。患者常表现为突发性、持续性的呼吸困难,并可能伴随胸痛、咯血、晕厥、心悸等症状,甚至发生猝死。新闻中的李女士,很可能就是遭遇了这种凶险的急性肺栓塞。
二、旅途中如何预防呢?
暑期出门旅行多,高铁、飞机动辄三四个小时的行程,路上如何预防“经济舱综合征”呢?
1、动起来,别“僵”住!
长途出行时,尽量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一次。在车厢或机舱过道走动几步、伸展四肢都非常有益。即使不便离座,坐着也能有效活动!强推 “勾脚动作”:脚向身体方向勾,再放下,重复10次。
2、勤补水,稀释血液。
充足饮水是稀释血液、降低黏稠度的关键。成年人每日建议饮水量约1500-2000毫升,旅途中切忌因怕上厕所而减少饮水!
3、高危人群早注意。
肥胖、怀孕期女性、经常加班熬夜、大量吸烟饮酒、长期吃口服避孕药、肿瘤患者等是发生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,久坐后一旦出现腿肿、腿疼、胸闷、呼吸困难等症状,一定要及时就医!
三、快动起来,久坐危害远超想象
汤涌介绍,久坐对身体的多项系统都会产生影响,包括循环系统、内分泌系统、呼吸系统、消化系统等等。
1、 影响机体循环
久坐会造成心肌收缩力下降,冠状动脉的供血就会减少,增加冠心病发生的可能。另外心脏推动着周围的血液循环,久坐会让周围的血液循环减少,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、冠心病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、高血压、形成血栓的风险。
2、 影响机体代谢
久坐会使机体糖脂代谢发生紊乱,导致血糖、血脂增高,从而增加发生心血管、脑血管等疾病的危险性。
记者 | 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
张祖名
编辑 | 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
发布于:北京市炒股指杠杆收费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